加快推进交通物流数智化发展
稿件来源:智能引导运输车
□訾谦 当前,随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智慧交通与绿色物流的深度融合,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正在加快培育。一幅以创新驱动、绿色引领的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图景正徐徐展开。 深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 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运输结构的优化调整已成为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关键。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运输结构调整,积极探索“公转铁”“公转水”和公铁联运、铁水联运、海河联运等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等货运方式,交通运输结构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 “铁路运输单位货物周转量能耗强度是公路的七分之一,污染物排放强度是公路的十三分之一,而水运运输单位能耗强度则比铁路更低。”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魏际刚表示,铁路和水路运输凭借其大运量、低成本的天然优势,不仅能够切实降低物流成本,还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业内人士指出,多式联运占比每提升1个百分点,物流总费用预计可降低约0.9个百分点。大力推进“公转铁”“公转水”和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2024年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到2027年,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取得显著成效,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低至13.5%左右。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人王绣春表示,交通运输部门将大力推进铁水联运、公铁联运,以及江海联运、水水中转和“散改集”,到2027年,全国铁路货物运输周转量较2023年增长10%左右,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左右。 推动交通物流数智化发展 在智能交通领域,我国多个城市积极应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实现了城市交通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化。 在河南鹤壁,应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后,相关路段早晚高峰期车辆行程时间缩短22.1%、平均速度提升18.2%。“以前早晚高峰,路口经常拥堵,我们的配送车辆很难按时到达目的地。自从有了这个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道路通畅多了。”鹤壁顺丰同城收派员张强说。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降本增效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湖南长沙的红星全球农批中心旁,数十家物流公司的上百辆货车整齐排列。商户们只需在操作平台上轻松一键下单,工作人员即刻便将货物装车发运,整个流程高效流畅。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年产销首次突破1000万辆,销量占比超过40%,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长沙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研究院院长卢毅表示,进一步在公路货运中加大新能源技术的使用,已成为未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关键途径。 新春初始,在黄海之滨的山东青岛港,一排排无人驾驶的IGV(智能引导运输车)按照预设指令安全运行,将纸浆从接卸区域运送至纸浆库场。整个过程快捷高效的背后,是自动化的协调指挥。“智慧物流是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是推动物流业降本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王绣春表示,交通运输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交通物流数智化发展,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促进数字技术与交通物流各场景深度融合,培育交通物流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助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