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关键领域问题 推动北京公转铁发展降成本
□北京物资学院 刘佳音刘竞元 一、北京铁路运输现状分析 北京具有良好的铁路基础资源优势,前期在铁路货运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货运组织模式。 1.北京市具有发展铁路货运的资源要素优势 一是铁路设施基础条件良好。北京地区拥有着典型的“方格网+环形放射式”的混合型道路网,同时北京还是全国最大的环形铁路枢纽。京山、京广、京包、丰沙等铁路干线汇合于北京附近,区域内设置的铁路支线、环线、各类车站、进出站线路以及枢纽迂回线和联络线等,构成了国内铁路密度领先的货运枢纽基础条件。目前北京局设有北京、天津、石家庄铁路物流中心,下设50余个营业部、近300个货运营业站,货场180个。北京市域内铁路总里程达1370公里(含高速铁路),拥有20个铁路货运站,总占地面积106.17万平方米,分布于丰台、朝阳、门头沟、石景山等城市重点区域。 2.北京在铁路货运组织方面不断探索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 北京结合服务四个中心建设需要,有序开展铁路货运组织,探索并实践了国际班列、城际班列、绿色班列、集装箱班列、高铁快运等多元化运输服务,并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效。目前北京依托平谷马坊物流基地,已经开行了包括中欧班列、中缅班列等特色铁路货运产品,为北京市的国际化开放提供了良好的运力支撑。围绕区域产业的大宗商品服务需要,北京开行了与青岛等城市的城际班列,提供原材料运输服务。针对砂石骨料等特殊需求商品,北京铁路局与相关部门合作推出建材集装箱专列,形成“班列+新能源物流车”绿色低碳解决方案,并纳入绩效考核,近三年年均铁路运输量超过50万吨。在此背景推动下,基于集装箱的铁路货运组织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已经成为铁路货运的核心业务,年均货运量超过400万吨。依托市域内多个高铁站,广泛开展高铁专列、手递手服务,并与顺丰、京东等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拓展快递新业态。 3.北京市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推动公转铁发展 北京市物流专项规划明确提出重点建设京南、平谷马坊、房山窦店等一级物流节点,提升以铁路为主的物流设施建设水平。最近出台的《北京市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增强铁路物流服务能力和积极推进多式联运等举措,并会加强在物流用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在国家、北京市等各级政府的政策推动下,公转铁工作已经逐步形成更高层级的发展共识,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取得现有成绩的同时,也应客观地评价目前北京市铁路货运组织,特别是推动公转铁领域存在的问题仍较为突出。一是随着城市建设推进,原有铁路站场的空间、设施、设备、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匹配问题,适应现代城市物流服务需要的能力还有待提升。二是目前的货运组织形式较为单一,与北京现有的产业链供应链组织模式联动性不足,服务功能亟待拓展。三是对政府补贴、铁路单方面降低运价依赖程度高,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不足,行业内生动力仍需持续提升。 二、推动北京市公转铁降成本政策措施分析 推动北京市的公转铁工作是各界的广泛共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物流设施规划、城市通行治理等方面给予全方面的支持,包括交通运输、产业规划、空间布局的相关部门都已经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努力形成公转铁发展的良好行业生态体系。为了促进该项工作发展,拟从绿色金融产品设计、产业链供应链优化组织、引导行业评价等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1. 加强绿色金融产品设计 由于公转铁具有良好的降碳效应,与目前碳金融产品设计具有较强的契合度,可以通过设计专门的碳金融产品给予参与主体适度的经济补偿,摆脱简单依靠政府补贴推动的单一路径困境。依托北京绿色交易所,可科学评估公转铁碳减排成效,将其转化为可交易碳配额或银行信贷抵押物,形成市场化补偿机制,替代单一政府补贴,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2. 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组织模式 铁路运输组织专业性强,但柔性化不足,如果不面向产业链供应链进行有效组织,则铁路运输的优势就无法充分发挥,特别是在目前公路运输成本相对较低、运输组织形式多样的条件下,公转铁运作模式更需要系统设计。目前可以考虑的技术路径是强化依托外部枢纽进行有效货源组织、津冀跨区域协同和建立链主企业协同机制。一是由于北京属于典型的输入消费型城市,城市货运组织呈现典型的单向进京服务为主的需求特征,且货物来源相对分散,但长途货源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因此可以开展面向上述区域铁路枢纽的货源集聚组织并进行铁路专线运输。二是对于烟草等京津冀需求区域广、共性强的商品可以有效在保定、天津等周边地区进行跨区域的集中发运,再利用区域配送方式进行有效的区域分拨,形成规模效应后降低物流运作成本。三是在汽车等重点领域,依托北汽、小米、理想等链主企业进行面向整车、零部件的运输优化组织,充分利用主机厂周边的铁路资源,通过设立远程货站等方式,开展定制化专业化物流服务。四是积极发挥钢铁、建筑材料等大宗商品领域的现有铁路资源,以中国铁建等公司为依托,形成面向重点工程项目领域的解决方案。 3.积极引导行业评价进行适度关注 政府要主动发挥行业引导作用,强化企业主体的参与意识。公转铁在初始阶段组织规模化效益不明显,因此企业主动参与度会有所不足,需要政府积极进行引导,提高企业主体的重视程度,在其积极参与后,通过形成有效组织模式降低物流运作成本,从而平衡好企业的社会公益性和经济性之间关系,实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良好互动。政府可以将绿色指标纳入建材、汽车等重点行业领域的企业资质考核,并配套物流车辆通行支持政策。在初期通过政策激励和行业监管鼓励企业参与的基础上,后期逐步转向市场化运作。 公转铁工作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有效路径,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识,北京市可以通过产业组织创新、跨区域协同、政府治理效能提升等多个维度的协同,全面推动该项工作开展,形成独具特色的、超大城市减量发展与高质量发展融合的“北京降本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