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性能提升 商用车加速新能源化
□ 夏铭 近期,有市民发现,搬家运输行李的小货车换成了绿牌,晚上路过工业园区时,也会看到多辆大卡车在充电站充电。 据终端上险数据,2024 年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已攀升至20%。在技术进步、政策利好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新能源商用车正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随着电池性能的持续升级以及补能设施的不断完善,商用车的电动化将在更大程度上助力商用车运营场景实现降本增效。 一公里仅一元钱运输成本大幅降低 “这辆车600多度电,插双枪充满大约2小时,满载实际续航300公里,夜间充电按照大约5角钱一度电,这样算下来一公里只要一元钱。”驾驶六轮大货车的柳师傅向记者算了一笔账,“路上能看到的新能源货车越来越多,主要为了节省燃油费。” 由于存在营利目的,商用车车主存在高度成本敏感性的特征,长期运营下,电动化能极大地降低车主成本。以一辆传统重型柴油货车计算,若百公里油耗为30 升,柴油价格按7元/升计算,每公里油费大约为2.1元。若该货车年行驶里程达10万公里,电动货车每年大约能节省10万元的油费。 以旧换新政策大力推进正加速新能源商用车的普及。近期,交通运输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实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的通知》,提前报废并新购新能源货车。在提前报废补贴的基础上,新购国六排放标准货车还可获得2.5万元至6.5万元/辆的更新补贴,新购新能源货车还可获得3.5万元至9.5万元/辆的更新补贴,大幅降低了购置成本,商用车“油电同价”的时代也有望来临。 在技术发展与政策扶持的持续利好下,新能源商用车增长势头强劲。乘联分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商用车销量达1.6万辆,同比增长66.06%,其中,新能源卡车增长明显,同比增长94.42%,新能源中重卡、轻卡、皮卡的销量同比增长超100%。“随着电池原材料价格的逐步理性化,新能源商用车的性价比逐渐凸显,成为了能算好经济账的重要选择。”亿纬锂能动力营销中心总经理黄红良近期表示。 电池企业破解新能源商用车普及难题 过去,车企以及电池厂都将重心更多地放在乘用车的电动化,直到近期新能源商用车逐渐起量,这与动力电池的性能提升密切相关。 受限于电池自重问题,对于载重有严格要求的商用车来说,大电池会降低车辆的有效载货量,因此目前商用车尤其是重型商用车的续航里程仍有限,难以满足长途运输的需求。这也进一步导致了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商用车补能效率仍较低,这对于需要长时间、不间断运行的商用车来说,会降低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针对此问题,欣旺达动力在上海车展期间发布了重卡专用大容量超充电池,15分钟即能完成补能。此前,宁德时代也针对重型商用车分别发布了具备4C超充功能与长达800公里续航的电池。 此外,由于使用场景广泛且复杂,不同场景对动力电池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差异较大。瞄准商用车电动化转型痛点,近期,亿纬锂能发布了8款商用车动力电池新品,针对物流车、客车、重卡、工程机械等不同应用场景面临的问题推出了不同性能的电池,例如为解决工程机械领域的装载机电池体积大导致视野受限的痛点,亿纬锂能为装载机打造了高集成式的电池。 三电领域研究员彭鹏对记者表示,与乘用车相比,商用车的电动化更需要针对性地考察商用车的使用场景,商用车的全面电动化还需要电池企业、充电桩以及基础设施的共同配合。 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市场份额再提升 SNE Research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首次出现有六家中国企业跻身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前十,市占率达67.5%,较去年末继续提升0.4%。值得关注的是,六家中企的电池装车量增速均达两位数,反映出了国内电池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国内新能源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 继乘用车之后,商用车、低空经济等新应用场景正成为动力电池增长的第二曲线。某动力电池厂商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像新能源商用车市场这样的细分赛道还存在一定的增长空间,目前多家公司正在加紧布局,提前布局的公司已经具备了先发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