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快递物流新图景
稿件来源:王苗苗 马辉玲
□ 王苗苗 马辉玲 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上,圆通、联邦快递等快递企业及关联企业闪耀其中,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纷纷亮相,吸引许多观众驻足交流。 全球织网:枢纽崛起与低空起航 快递物流网络的“枢纽化”与“全球化”,成为链博会快递企业展示的重点。圆通东方天地港位于浙江嘉兴,今年年底将正式投入使用,沙盘清晰展示了其多式联运布局。 “嘉兴是水路、陆运、铁路的交会点,我们在这里建了全货机机场货站,还有保税仓储和商贸展示区。”圆通国际海外市场部市场营销总监王岳介绍,目前仓储和保税区域已启用,已有航空公司、货运代理企业入驻,预计年底货机正式起降,未来两三年年吞吐量将达120万吨。该项目不仅是运输节点,更承担商贸功能,使其成为华东区域重要的商贸集散中心。 立足嘉兴,圆通正编织一张更大的网。今年,圆通正式启动全球枢纽网络建设。目前已在中亚、东南亚、中东布局相应的海外枢纽,接下来还将开通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的枢纽点,通过“1+7”全球物流枢纽布局,落实“中国联世界”的理念,构建全球运输网络。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赛道,为快递物流注入全新想象。首次亮相链博会的普华永道以“低空经济”作为核心展示主题,一侧停放了一辆大型载人智能驾驶垂直起降飞行器,另一侧则展示了低空城市数智沙盘。 普华永道经理周迪介绍,普华永道在低空经济领域的业务涵盖设备层、系统层及应用层相关服务。在应用层,物流配送是目前发展较多的场景,顺丰、美团等企业都是其客户,普华永道会为这些客户提供财务风险控制、数字化提升等赋能支持。 自2015年起,普华永道已在低空经济领域完成超过150个案例,并组建了“全球无人机赋能解决方案”专业团队,为低空经济的上中下游客户提供全产业链的服务。周迪介绍,为一家采矿企业提供服务时,通过无人机及图像分析,实现了成本节约与危险场景预警,还减少了相关数据处理成本。 在周迪看来,智能无人机是低空经济建设的重要部分,其核心在于拓展更多商业场景,如物流、农业、城市管理等。“低空经济被定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在未来成为基础设施后,必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绿色引擎:甲醇驱动与零碳园区 如今,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实现更可持续的未来”——走进联邦快递展台,一句醒目的标语点出其参展的核心亮点。展台负责人介绍,为实现到2040年全球业务碳中和的目标,联邦快递正在中国市场推进多项减碳举措,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我们在中国地区取派件车辆电动化比例达到了20%。在北京,地面操作站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每年可以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350吨。” 顺新晖展示的是湖北智慧物流中心的园区沙盘及自动化模型。在麦当劳展区,顺新晖展台负责人王瑞青详细介绍了这一园区的运作流程。该园区是麦当劳中国供应链(湖北)智慧产业园的关键一环,通过协同麦当劳多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全面提升供应链流转效率;通过端到端的全场景自动化,切实助力低碳运营。为推进行业低碳转型,顺新晖还于6月与宁德时代签署合作协议,联合推出“X链计划”,加快冷链运输环节的电动化替代。 在吉利展区,醇氢科技带来的远醇移动电源车和远醇补能电站引人注目。展台负责人介绍,这是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旗下的醇氢电动技术产品。该款远醇移动电源车可以为4辆电动车充电,发电成本比柴油低50%以上。目前,依托吉利在甲醇领域20年的技术积累,远程开发的60至420kW级系列醇氢电动动力型谱,已在重卡、轻卡、客车、VAN等产品应用,全面覆盖干线物流、短途运输、城市配送等场景。 关注新能源车应用领域的还有卫蓝新能源。这是一家主营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展出了其自主研发的高功率高电压半固态电芯、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等。展台负责人介绍,该公司产品的应用场景涵盖新能源车、储能、低空经济三大领域,在新能源车应用领域,磷酸铁锂固态电池可应用于纯电动重卡、轻卡、叉车等设备,具有高比能、长寿命、高安全、可快充等多种优势。“这是一款全新电动小卡星马T3E,在装载能力、动力续航等方面表现出不错的性能。”在山西成功汽车展台,工作人员介绍,公司的产品以单双排微卡、小卡、新能源物流车为主。“我们在服务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向海外市场展示成熟的绿色物流解决方案,后续我们还会陆续推出其他车型,全面覆盖微卡市场。” 技术穿透:无人转运与智能仓储 在链博会现场,从转运中心到仓储仓库,各类智能设备展示着代替传统人力的能力。 “传统笼车靠人工拉,现在靠它‘自己跑’。”在星程智能展台,工作人员指着DR5轻型智能物流机器人介绍。展台大屏幕上,邮政集团昆明转运中心的实时画面同步播放——十几台DR5灵活转向,将成批包裹从分拣区转运至装车点,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据了解,邮政企业转运中心共有85万台笼车,大部分需要人工拉动完成转运工作。DR5正逐步替代这类传统笼车,解放劳力。“我们自研的传感器,用4个模组就实现了传统设备8个传感器的感知效果,搭配国产黑芝麻芯片,硬件成本仅为同类产品的60%。”上述人员算了笔账。 在昆明邮政转运中心,这套系统已显现出实际价值。自首批DR5投入使用以来,园区实现日均处理包裹量超2万件,人力需求大幅减少。“云南政策开放,给了我们落地的先机。”负责人透露,目前企业已与邮政集团签下1000多台订单,安徽部分地区、南京的网点即将启用同款设备,与顺丰、京东合作也在洽谈中。 仓储环节的智能化同样迎来突破。粤十机器人展台前,一台银色机械臂正模拟在零下30摄氏度环境下的货物搬运。“这台机器人能解决冷库结霜打滑、冷凝水干扰等痛点。”技术人员解释,冷库地面结霜打滑、冷凝水雾气弥漫,传统叉车操作困难且危害工人健康。该公司的机器人专为跨温区设计,点对点精准搬运货架,已在食品加工企业应用。该技术员介绍:“我们的粤十TMS运输管理系统服务领域覆盖快递快运,只要涉及冷链痛点,都是潜在伙伴。”(来源:中国邮政快递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