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建强国有企业新闻宣传队伍
稿件来源:宋旭飞
阅读提示 在信息传播多元化、舆论引导难度加大的背景下,新闻宣传工作作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紧扣当前国企实际,强调坚持党性原则、把握舆论导向,通过强化专业培训、注重实践锻炼、提升写作能力,全面提升宣传队伍的政治素养与业务水平,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思想阵地。
□ 宋旭飞 新闻宣传工作是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企业中心工作的重要法宝和优良传统,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思想引领和宣传鼓动作用。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新闻宣传工作队伍,是国有企业推动新闻宣传工作强优发展、筑牢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关键。 当今社会,新闻传播载体日趋多元,呈现出方式新颖、内容丰富、技术先进、传播高效等诸多特点,舆论导向的难度逐渐增强,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面临多重考验。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发展,国企新闻宣传队伍建设如何因势而优、因势变强,是一个重要的现实性课题。 坚持党性原则把握正确导向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也是国有企业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遵循。国有企业党委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明确宣传主题,奏响企业强音;严格落实新闻宣传工作制度,在政治导向、热点问题、舆论监督等方面“把好关”;牢固树立主体意识,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坚定自觉扛起责任与担当。当前,互联网文化良莠不齐,对于不断巩固国企宣传舆论主阵地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新闻采编人员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妥善处理各类敏感问题,做到重大问题不缺位,关键时刻不失语,抢占舆论制高点,牢牢把握新闻宣传主动权,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强化专业培训提升宣传水平 近年来,国有企业不断加强新闻宣传队伍建设,但较之企业发展需求还有不小差距,新闻采编人员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敏感力、政治认知力低,理论水平、政策水准低,综合素质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为此,必须立足新闻宣传队伍实际,进一步创新培训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探索和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根据岗位、职责的差异化需求,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各职各类人员进行培训。 国企新闻宣传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党的建设“鼓”与“呼”。首先,要把新闻宣传骨干纳入企业政治理论教育培训体系,统筹安排,计划推进,通过系统学习、深学细悟,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其次,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以邀请专家授课、辅导,组织骨干参加上级党组织开展的各种交流培训,为他们提供学习、借鉴、开拓眼界的平台。第三,要注重一线宣传骨干的培养,以“我说+身边的故事”为主线,用最朴实的语言,讲最真实的故事,广泛宣传基层先进典型事迹。 重实践、勤练笔锻造过硬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需要通过练就“明察秋毫”的眼力、“深谋远虑”的脑力、“入木三分”的笔力来不断提高,而这一切的基础,都取决于是否有“踏破铁鞋”的脚力。 实践和历史反复证明,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必须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充分发扬“脚板底下出新闻”的好传统,沉下心、扑下身,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体验生活,多“跑”深“挖”,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创作出更多接地气、沾泥土、带露珠、有温度的新闻作品。 写作能力是干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前提和基本要求,宣传报道、工作报告等日常材料都离不开写作。日常工作中,这类材料的质量高低、价值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能否把领导的有关指示精神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想写好文字材料,就应该多读书、多看报,从中把好的观点、标题、典型事例及数据等感兴趣的东西记下来,同时,从整理会议记录、群众情况反映等细小的工作做起,做到勤写、多写且长期坚持,多向有水平的同行请教,写作水平就能在点滴积累中得到提高。 新闻宣传队伍必须深入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规律和方法,正确把握当前客观形势,明确肩负的责任和任务,不断增强政治素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提高新闻素养、增强创新意识、强化进取精神、提升采编质量,使新闻宣传队伍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发挥应有作用。要不断锤炼党性人格,塑造良好的品格形象,增强自身综合素质,自我加压、迎难而上,把好宣传舵,传播正能量,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作者单位:冀中能源邢矿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