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产业转移助力“西”引力崛起
稿件来源:杨光
  □杨光
  当前,中国正经历一场深刻的产业空间重构。从东部沿海的产业外迁浪潮到中西部地区的积极承接态势,这场由国家战略布局与市场资源配置共同推动的产业转移,正在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东部地区企业基于成本优化和环保升级的主动迁移,与中西部地区依托政策支持和资源优势的产业承接,形成了双向互动的产业转型态势。这一进程不仅体现在生产空间的地理转移,更深刻影响着产业链条的优化整合、技术创新的梯度转移以及区域经济体系的系统性重构。
产业转移的“西”引力
  早在2022年,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提出促进形成区域合理分工、联动发展的制造业发展格局。202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并通过举办国家级产业对接活动推动项目落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等部门联合发布的《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24)》蓝皮书将产业在国内梯度转移模式概括为五种:成本驱动型、技术变革驱动型、产业链布局驱动型、“飞地合作”驱动型和外部因素驱动型。成本驱动型产业转移模式是最典型的产业转移模式之一。随着东部地区劳动力价格上升、土地资源紧缺与环保政策日趋严格,企业雇佣成本、土地租金成本与环境治理成本增加,部分劳动或资源密集型低附加值产业收益难以覆盖高企的成本,因此,企业选择将生产基地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中西部地区。河南、安徽、四川承接江苏、浙江等地纺织产业转移,主要得益于劳动力成本优势。重庆通过承接珠三角电子产业链转移,成为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全国已举办12场产业转移对接活动,签约项目覆盖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中西部通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逐步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例如,四川宜宾依托宁德时代打造动力电池基地,本地化率超60%;广西通过承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形成国内重要的制造基地。东部地区则通过“逆向转移”吸引高端制造回流,形成“研发在东部、生产在中西部”的分工格局。
四方面着力 推动产业转移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推动转出地和承接地利益共享”。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产业转移,强调“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优化产业布局”“统筹抓好沿江产业布局和转移,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
  推动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任务,事关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事关区域协调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如何推动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在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上给出四个“用力”:坚持全国“一盘棋”,在“精准”和“有序”上下功夫,加强与各地区各部门协同联动,因地制宜、因业施策、分类指导,在加强政策引导、提升发展质效上持续用力。深入落实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指导意见,支持地方差异化承接产业转移,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建设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在推进深化改革、激发动力活力上持续用力。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深化跨区域产业协作,推动利益共享。在强化创新引领、促进转型升级上持续用力。深化“东部研发+西部制造”等新模式推广,鼓励东部地区科技创新成果在中西部、东北地区异地孵化转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发展空间上持续用力。鼓励外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强化重点外资项目服务保障。构建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推动产业跨境合作、园区跨境共建、上下游跨境衔接。
  以产业链为抓手优化产业布局,已经成为推动产业转移的重要举措。湖南将13条产业链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在湖南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海信家电集团拟投资100亿元打造的长沙综合生产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建设,项目一期预计在年底部分竣工和试生产。
  江西省在产业转移承接方面成效显著,江西省调度推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547个,其中新开工1855个;2025年1~5月新开工674个,形成多点开花的产业布局。龙南市聚焦电子信息和新材料“双首位产业”,培育出电子信息和锂电两大省级产业集群,2024年电子信息集群营收达169.34亿元,锂电集群突破100亿元;信丰县依托PCB产业基础吸引200余家大湾区企业,构建完整PCB产业链,2024年集群营收同比增长18.32%至198.94亿元;余干县与温州共建汽摩配产业集群,形成涵盖200余类产品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营收超100亿元且同比激增78.5%,同时解决6000余人就业。三地通过精准产业定位和产业链招商,成功实现从项目落地到产业集群的跨越式发展。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产业转移助力“西”引力崛起
  本文所版面
【第 11 版:集群探索】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