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交投活跃 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稿件来源:祝惠春
□ 祝惠春 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40.76亿手,累计成交额339.7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2%和20.68%。期货市场交投活跃,显示出我国实体经济风险管理意识日益提升,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加速。 双轮驱动市场发展 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共上市期货期权品种148个。按成交额统计,排名各商品期货交易所前三的品种分别为上期所的黄金、原油、白银,郑商所的菜籽油、PTA、甲醇,大商所的棕榈油、焦煤、豆粕,广期所的工业硅期货、碳酸锂期货、多晶硅期货;按照成交量统计,排名各交易所前三的品种分别为上期所的螺纹钢、燃料油、白银,郑商所的PTA、玻璃、甲醇,大商所的豆粕、焦煤、聚氯乙烯,广期所的工业硅期货、碳酸锂期货、工业硅期权。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金融期货期权成交量为1837.9万手,占全国市场的2.49%;成交额为14.94万亿元,占全国市场的28.29%。 市场结构呈现双轮驱动的鲜明特征: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引领市场,期货公司资管规模同比增长15%;另一方面,产业客户持仓占比持续提升,企业套保需求显著增加。今年上半年商品期货市场沉淀资金4340.83亿元,增长15%。机构化与产业化并行的趋势,彰显期货市场逐渐成为实体企业和机构投资者风险管理、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 国际化进程加速 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正在加速。 5月26日,日本大阪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上海天然橡胶期货”合约,这是中日两国资本市场深化合作、推动“中国价格”进一步服务全球的重要里程碑。 7月8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发布国际化业务规则,为引入境外参与者铺设制度“红毯”。数据显示,2024年末境外客户数同比增长17%,持仓量增长28%。磐石金融首席执行官石成虎认为,随着中国期货市场开放速度的提升,境外客户青睐中国流动性好、与国际联动紧密、功能效果强的期货品种。 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 在外部环境风云变幻的背景下,期货市场日益成为保障企业平稳经营的“必需品”和助力产业升级的“推动器”。 大正金属集团销售总监林明巧告诉记者,对于再生铝行业而言,铸造铝合金期货工具提供了公开价格基准,帮助企业解决了长期以来“定价不透明”“账期长”“成本高”的行业痛点。再生铝相关企业可构建“电解铝+再生铝”的复合型套保策略,更有效地控制采购成本、优化库存管理、盘活资金。 专家指出,今年上半年市场活跃是“避险需求、产业对冲与制度红利”的结果,反映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正在持续增强。(来源: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