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评论员 李宏
“民以食为天”,而人命关天的药品,其重要性不亚于食品。特别是衣食无忧的今天,吃不饱饭者已不多,但因病致贫、特别是吃不起昂贵药品的例子却不在少数。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国家采取集中采购等措施降低药价,缓解了老百姓的就医压力。而仿制药大量纳入国家集中采购,则是利好之上再添利好。从2018年开始,国家医保局先后开展了四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53%,而被纳入国家药品集采名单的药品中,仿制药占据了大部分。
众所周知,由于仿制药在研发时间、经济投入等方面的成本都要低于原研药,因此价格也普遍低于原研药。药品集中采购,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的“团购”。
而价格下来了,药效是否能得到保障呢?人们乐见“降价”,但更关心仿制药质量与安全性。对此,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与业内专家日前在集采中选药品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真实世界研究课题成果新闻发布会上给出“答案”:对首批集采中选品种中14个仿制药的研究结果显示,其与原研药在临床效果和使用上无显著差异。这意味着“降价不降质”,给大家吃了“定心丸”。
笔者认为,怎样让仿制药集中采购上市更有助于让患者平安无忧?需要职能部门、集中采购方、医药生产企业供货方、医疗机构使用方等多方协力推动,特别是需要流通企业供应保有障、渠道更畅通,让有用药需求的老百姓买得到、用得好,以更优质的医药服务,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从职能部门讲,应把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这一关键。在药品一致性评价的基础上,仿制药才能进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国家药品集采意味着更严格的准入门槛、更高的标准要求、更全方位的评价机制,才能“优选”出价格更低、更优质的药品。对于不合标准企图蒙混过关的仿制药“一票否决”。
对流通环节讲,从医药生产企业供货方、集中采购方,到医院进货方,要形成仿制药科学、严格的供销用链,不能有丝毫的差错。
对用药者讲,应消除顾虑,“便宜也有好货”。只要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并由正规医院开出药方,尽管放心服用。质优价廉,何乐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