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启动,银行业如何做好支持?
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随着国常会决定7月择时启动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 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银行业应关注哪些变化,又该如何做好支持? 近日,国新办举行两场新闻发布会,上午由生态环境部介绍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有关情况,下午则是银保监会的“主场”。综合两场发布会信息,可以在纷繁的信息中找到主线答案。 全国碳市场启动倒计时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制度创新,也是落实习近平主席对外庄严宣示承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重要核心政策工具。 今年是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据了解,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的企业2000多家都是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发电行业的管理制度相对健全,数据基础比较好,而要交易,首先要有准确的数据。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透露,经测算纳入首批碳市场覆盖的这些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赵英民进一步指出,碳市场启动后还有个磨合、完善、稳定的过程,为随后行业覆盖面的扩大、交易品种的增多打下基础,积累经验,推动中国碳市场健康发展。 赵英民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全国碳市场对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作用和意义: 一是推动碳市场管控的高排放行业实现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的绿色低碳化,促进高排放行业率先达峰。 二是为碳减排释放价格信号,并提供经济激励机制,将资金引导至减排潜力大的行业企业,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推动前沿技术创新突破和高排放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的转型。 三是通过构建全国碳市场抵消机制,促进增加林业碳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保护补偿,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四是依托全国碳市场,为行业、区域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投融资渠道。 银行业如何做好支持? 国内外实践表明,碳市场是以较低成本实现特定减排目标的政策工具,与传统行政管理手段相比,既能够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又能够为碳减排提供相应的经济激励机制,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并且带动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投资,为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碳减排的关系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那么目前银行业在碳减排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针对绿色低碳产业应当提供怎样的创新支持? 中国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负责人叶燕斐表示,为实现“30.60”目标,银行业已落实多项具体工作。一方面是进一步明确了银行机构自身的战略,即通过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来实现银行机构自身的全面绿色转型;另一方面是确立了银行机构自身的长远目标,即银行的资产端要实现碳中和,银行的自身运营也要实现碳中和。 叶燕斐表示,未来对对绿色低碳产业的支持方面,银行业将有三个工作重点。 第一是要大力支持新能源、低碳能源发展,继续支持低碳交通发展,还有一个潜力非常大的领域就是低碳建筑领域; 第二是创新。“现在碳排放权市场很快就要开始交易了,碳排放权的价值也逐渐显现,所以碳排放权将来作为一个很有效的抵质押品,可为银行扩大融资提供重要的质押基础。这个方面是可以探索的。”叶燕斐指出。 第三是银行业在识别和挖掘绿色信贷资产方面具有潜力。银行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将绿色资产卖给更多的金融机构,更好地把绿色信贷资产效益传递下去,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本来投资绿色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