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提“智”增效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 何黎明 2024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物流行业备受关注的一年。今年以来,我国物流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前三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58万亿元,同比增长5.6%。物流业总收入10万亿元,同比增长3.7%。目前,我国是全球物流需求最大的市场。物流企业群体持续壮大,A级物流企业超过1万家。规模以上物流园区超过2700家。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14.1%,全社会物流成本稳步降低。 我国物流业正在从规模速度扩张进入质量效率提升的新阶段,迫切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培育壮大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逐步用新的生产力取代和改造传统生产力,不断满足和创造新的需求,转变物流发展方式、转换物流发展路径,通过调结构、促改革,助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推动我国从物流大国向物流强国加快迈进。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需要强调的是,降低物流成本绝不是单纯降低物流价格,而是通过延伸服务、创新模式,推动物流提质增效来降成本。发展物流新质生产力,以技术创新驱动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推动物流发展方式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变,释放物流降本增效的新路径,将为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有以下几个方面我们需要重点关注: 一是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我国庞大的物流产业规模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随着新兴技术日益成熟,设备成本逐步下降,企业投资积极性加快提升。通过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标准化升级,助力物流产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有效提升运行效率,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基础。 二是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当前,我国物流业能耗总体偏高,也是重要的移动排放源,能耗成本和减排压力加大。随着“美丽中国”全面推进,通过绿色技术改造传统物流业,显著降低企业能耗和排放水平,推动构建清洁低碳的物流发展方式,带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三是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智慧物流新业态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有代表性的数字物流平台。截止到目前,我国网络货运平台超过3000家。传统产业全面拥抱互联网,有效赋能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推动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重构现代物流发展生态。 四是加强物流科技自立自强。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求。新质生产力来源于科技创新,除了重视基础理论的创新,物流业更多是技术应用的创新。在这方面,中国物流学会组织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团结形成了一批产学研基地,探索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加强创新要素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物流产业和供应链领域中来。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五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下转10版) (上接9版)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商贸企业与物流企业深化合作、融合发展,通过战略互信、流程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深化供应链上下游协同,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拓展降本增效新方向。 六是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形成一批新的主导产业。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利用物流大市场和多场景特点,系统推进技术创新、市场化发展和产业生态建设,推动低空无人配送、无人驾驶、物流机器人、产业互联网、数字供应链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有序发展,加强智慧园区、智能枢纽等物流新型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寻找产业转型升级新赛道,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 培育发展物流新质生产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机遇,是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更是建设现代物流体系,迈向物流强国的必由之路。我们要认准方向、系统谋划、分步推进,做好物流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工作。这对于学术工作者和企业家同样重要。我就此提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市场顶层设计。更好发挥规划、政策、标准引领作用,抓好现代物流“十四五”规划落实,贯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任务要求,推动发展引擎和市场资源向新质生产力转换、转移和集聚,超前布局前沿基础研究。优化产业政策支持方式,合理引导新兴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领域培育一批物流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变革。 二是深化产学研用协同。注重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瞄准物流市场需求和行业痛点推进技术创新,以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产业升级换代。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夯实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形成激励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市场机制和环境氛围。 三是链接产业链供应链。瞄准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围绕新质生产力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业态创新。沿着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通过创新链衔接供应链,跳出“物流”看物流,紧扣供应链物流创新需求,构建双链融合、高效集约、韧性安全的供应链物流网络,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供应链集群和组织中心。 四是培育创新人才队伍。有序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的协同发展,大力推进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学科建设、专业布局、实习实训,培育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面向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和活力。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科学家、企业家和劳动者队伍。 五是完善创新发展环境。培育发展符合新质生产力需要的新型生产关系,优化市场准入和监管体制,对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包容审慎监管,给予适度容错空间,创造自由宽松的创新环境。深化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薪酬和评价制度改革,建立鼓励产学研结合的体制机制。适应新质生产力融资模式和特点要求,发展耐心资本。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抓手。河北省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廊坊市具有发展现代商贸物流的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正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时机。廊坊商贸物流中心建设作为全市1号工程,得到各方的重视和支持,有望培育形成城市新的增长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将全力支持河北省、廊坊市商贸物流产业创新发展,助力推进廊坊市商贸物流取得突出优异成绩,谱写商贸物流发展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