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式联运进入提质增量新阶段
稿件来源:贾奥胜
□ 本报记者 贾奥胜 2025中国多式联运合作大会4月24日在重庆开幕。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军作主题报告。 李军在报告中指出,我国多式联运已进入提质增量新阶段,呈现规模化、网络化发展新格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达1335万标箱,同比增长15.4%,其中青岛港、宁波舟山港、天津港分别以255万、181.8万和135万标箱位居前三。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93万列,发送货物207.7万标箱,跨里海运输走廊全程时效压缩至11天,全程时刻表班列增至17条,服务网络持续拓展。 铁路运输展现强劲动能,2024年国家铁路集装箱发送量达3668万标箱,同比增长10.2%,占铁路总装车量比重提升至27.9%。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扩容升级,中吉乌、中蒙俄等国际通道建设取得突破,叠加“新三样”等新兴市场需求,为多式联运注入新增长极。 李军指出,经过“十二五”市场培育、“十三五”快速发展,我国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和经营主体建设日趋成熟,环渤海、长三角港口群贡献全国90%铁水联运量。随着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长江水运高效衔接,内陆枢纽创新升级步伐加快,正推动形成“通道+枢纽+网络”协同发展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