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微信昵称背后的物流人
  开栏语
  为全面反映以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生活现状和精神世界,传播来自物流行业基层的社会正能量,本报“我的2025”征稿活动自开展以来,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自本期起,优秀征稿将陆续刊发,欢迎各界人士继续踊跃投稿。

□赵启民
  如果说物流像一条生活中的河流,那么物流人就是这条河流涌动的浪花,早已滋润了我的心田。跟物流人接触多了,就忍不住细看他们微信昵称,越看越觉得有意思,一有机会我就跟他们聊上几句,一来二往,便熟络起来,晓得了每个名字背后鲜活的故事。
  李晓明的微信名叫“追风小马达”。每天清晨五点,他都会把保温杯灌满姜茶,用橡皮筋把磨破的护膝绑得更紧些。这个三十岁的网约配送员,在城中村的老巷子里练就了“活地图”的本事:张婶家的牛奶要放窗台,三栋二单元的老爷子耳背得按三遍门铃。去年夏天送货途中突遇暴雨,他给独居老人送退烧药,拐弯时连人带车摔倒,药盒却被他护在雨衣里一滴未湿。
  货车司机王德海的微信名叫“小脚印走天涯”,车上挂着一双绣着“出入平安”字样的婴儿鞋,这一挂就是六七年,这双鞋缀满了家人的牵挂,时刻提醒着老王,家里有人盼着他平安归来。如今孩子已经上小学了,每天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和妻子孩子视频唠家常。
  单亲妈妈陈婷的昵称是“城市摆渡人”。她的网约车后座永远备着绒毯和纸巾盒,扶手上挂着手工编织的平安结。某个寒夜,她接到去医院的订单,后座孕妇突然羊水破裂。她闯了三个红灯直奔产科,途中不停和后座说话:“我生女儿时疼了十八个小时,护士夸我是最能忍的妈妈。”后来家属送来锦旗,她却把旗子叠成坐垫,“载过新生命的座位,该留给更需要温暖的人”。女儿用红色水彩笔在纸巾盒上画满爱心,说这是她们的“移动城堡”。
  这些故事在物流人的朋友圈里静静流淌。李晓明拍下清晨六点的豆浆铺,蒸汽模糊了镜头;王海波镜头里的薄荷在沙漠公路旁摇曳;陈婷收集的平安结已挂满整个后视镜。他们偶尔也抱怨油价涨了、腰疼又犯了,但更多时候分享的是菜场阿婆硬塞的橘子、客户手写的祝福卡、晚霞铺满高速公路的瞬间。
  一个周末的傍晚,李晓明在骑手驿站煮火锅,墙上贴着泛黄的地图和手写价目表;王德海的车队停在充电站,司机们围着铁锅炖鱼交换家乡腌菜;陈婷的女儿在车厢后座写作业,平安结的流苏扫过算术本。这些细碎的温暖像暗夜里的萤火,照亮了生活每个需要温度的时刻——原来最快的速度不是车轮转动的频率,而是人与人之间未曾断绝的牵挂;最珍贵的物流不是包裹的流转,而是平凡岁月里那份执着的守望。
  这些物流人的微信昵称没有华丽辞藻,却藏着物流业劳动者最滚烫的人生。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微信昵称背后的物流人
  本文所版面
【第 8 版:本地生活】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