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州黄骅港:现代化临港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稿件来源:代晴
□ 代晴 河北沧州黄骅港1至6月份累计完成1.79亿吨货物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7月10日,综合港区滚装码头一期工程项目“超长方桩”试桩成功,该项目总投资16.2亿元,主要建设一个5万总吨客货滚装泊位和一个7万总吨汽车滚装泊位,码头年设计通过能力为商品汽车28万辆、滚装车辆9万辆,杂货22万吨,预计2026年底完工。“项目填补了黄骅港汽滚、客滚运输功能的空白,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临港及后方腹地的产业发展,拓展港口功能、实现港腹联动。”沧州港口集团海翔港务公司总经理霍庆瑜说。 持续加快总投资148.25亿元的综合港区9号10号通用泊位、滚装码头、散货港区30万吨原油码头等重点项目建设;黄骅港综合港区船舶燃料油码头项目和多用途码头1号2号泊位自动化改造工程通过交工验收;黄骅港大宗散货物流园区带式输送机工程开工建设……今年以来,围绕建设国际贸易港、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和雄安新区便捷出海口的功能定位,沧州黄骅港不断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集疏运体系,助力黄骅港拓展全货类运输功能。 今年上半年,黄骅港中欧班列同样成绩斐然,已累计发行53列,装载标准集装箱1616个。据介绍,自开通“黄骅港—莫斯科”和“黄骅港—阿拉木图”两条线路以来,黄骅港中欧班列持续发力,多次实现满编满组发车。这条精心打造的物流通道,实现了海运、铁路运输的无缝衔接。 沧州港海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风祥介绍,通过公铁联运和海铁联运两种模式,黄骅港中欧班列的市场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在稳固了沧州及周边地区货源的同时,与上海港、宁波港等南方港口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吸引了大量南方货源。下半年,公司将继续保持每月不少于四列的发运目标,确保班列运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公司还计划在下半年开通回程班列,并逐步增加发运频次。 目前,黄骅港已布局17个内陆港,内外贸集装箱航线拓展到20条,同世界上近50个国家地区200多个港口互通贸易往来,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黄骅港还在绿色发展的基础上,打造智慧港口,提升运营效能。 日前,沧州市出台提升黄骅港口岸综合竞争力3年行动方案,要求加快智能梯口、智能卡口管控系统以及锚地雷达站建设应用,推进智慧监管能力提升。按照方案安排,沧州市将在2026年初完成黄骅港数字化中枢平台(一期)项目建设,推动黄骅港智慧海运口岸与智慧海关、智慧边检、智慧海事融合发展。同时,全面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在优化查验监管模式上,推行跨境电商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箱”模式,做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通关保障,提供全时段、全天候、零等待通关服务。 伴随一个个重点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黄骅港港口功能布局持续优化,现代化临港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