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钢铁物流 - 综合物流 - 物流云计算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订阅注册] [找回密码]  
AI大模型是港口数智化转型破局关键
稿件来源:任跃
  □任跃
  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大模型的崛起为各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连接全球贸易的关键枢纽,港口行业正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数智化转型。
  天津港、山东港口青岛港和上海港先后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签约合作,凭借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优势,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在港口行业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致力于提升港口作业效率、增强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优化港口物流、智能调度与数据分析。
  华为物流与仓储智慧化军团副总裁邱士奎表示,港口数智化转型已步入“业务驱动、价值创造”的新阶段,未来将从技术融合创新、价值落地路径、实施方法论三个维度寻求突破,以实现生产运营的高质量发展。
技术融合驱动智能转型
  虽然人工智能在港口行业的应用早于大模型出现,但早期应用主要集中在感知和理解阶段,如智能安防系统通过机器视觉技术识别异常情况,替代部分人工巡检工作。这些应用虽提升了港口运营效率,但更多是替代人类部分工作,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
  邱士奎指出,大模型的出现赋予人工智能全新的能力,尤其在从理解到生成创造方面。然而,这也带来了模型参数增加、算力需求从单卡扩展到集群、数据传输能力提升、存储需求增长等挑战,导致成本上升。
  DeepSeek的出现解决了部分问题,其高性能小尺寸模型大幅降低了成本,推动了普惠人工智能的发展。
  如今,人工智能已从传统的TOC应用拓展至科学和工业领域,深入高价值场景,成为新的生产力。例如,宁波舟山港通过将DeepSeek的算法与基于深度学习的技术结合,其智能闸口系统首次实现了车号、箱号和铅封号的同步智能识别,显著减少了计算资源的消耗。
  在港口行业,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预测决策等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安全、经营、管理、服务和物流等环节。但邱士奎认为,港口企业需结合自身业务特点,选择最适合的应用场景,确保技术能为主业带来价值。
  以天津港为例,2025年2月,天津港完成了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进一步助力加速港口行业大模型PortGPT的研发,依托强大算力底座和丰富的场景,PortGPT实现了安全生产数据智能识别与分析,准确率已经突破90%。
港口企业亟须破解应用方面痛点
  人工智能在港口行业的应用,关键在于将技术转化为实际业务价值。过去,人工智能应用多为战略驱动,如今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降低,港口企业应更多从业务驱动和价值驱动角度规划人工智能应用。
  装卸生产、物流服务、安全管理和资产管理是港口行业核心价值链。分析这些价值链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可发现,港口企业在装卸效率、安全管控和成本优化方面存在痛点。
  针对这些痛点,港口企业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配载优化、数字孪生安全预警和能耗智能调控等解决方案,提升运营效率和安全性,降低成本。上海洋山港通过运筹学算法生成最优装载方案,使集装箱翻倒率下降25%;天津港C段码头作为智慧零碳码头,年集装箱吞吐量超200万标准箱,相比同规模传统自动化码头,集装箱倒运环节下降50%,人员减少60%。
  邱士奎强调,港口企业需建立可量化的价值评估体系,涵盖效率提升和经济效益指标,科学评估人工智能应用效果,确保技术投入带来实际业务价值。同时,关注场景落地质量,实验室验证测试虽简单,但系统投入生产需解决业务流程梳理、数据准备、模型调优等实际问题。技术持续发展和业务变化要求港口企业持续运营和迭代优化,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为用户提供一个体验。
  此外,港口企业需科学规划算力,确保系统算力供给满足业务需求,若算力不足,会导致系统卡顿,影响用户体验。因此,企业需合理规划算力资源,保障系统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AI落地需要六要素
  在人工智能浪潮下,港口行业正加速数智化转型。华为凭借深厚行业经验,提出港口行业AI建设六大要素,助力港口企业精准实施人工智能项目,实现高效转型。
  一是港口企业开启AI项目前,需精准把握业务核心诉求。深入剖析生产、安全、经营、对外服务等维度核心KPI,如集装箱吞吐量、货物装卸效率、安全事故率、客户满意度等。通过关联业务数据与AI能力,定位切实可行的应用场景。
  二是选对应用场景是AI项目成功的关键。对于成熟技术,大胆直接应用。面对需攻关技术,采用联合创新模式。
  三是港口企业在AI投资时,需构建量化价值评估体系。设定明确指标衡量效率提升,如自动化作业占比、设备利用率、单箱操作耗时等;同时计算经济效益,像人力成本节约、设备维修费用降低、货损率改善等。
  四是推进AI应用,聚焦关键落地环节。业务流程梳理至关重要,模型调优需结合港口实际工况,不断优化算法参数,提升模型在复杂环境下的性能表现。持续运营与迭代优化,根据业务变化及时调整模型,保障系统稳定运行,提升用户体验。
  五是合理规划算力资源是AI系统稳定运行的保障。评估不同业务场景算力需求。建立动态算力调度机制,依据业务高峰低谷灵活调配算力,避免资源浪费。同时,关注算力成本效益,选用性价比高的算力设备与服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六是港口企业要积极携手各方构建AI生态。与科技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联合生态伙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拓展应用场景与市场空间;倾听客户需求,以客户为中心优化服务。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综合物流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AI大模型是港口数智化转型破局关键
  本文所版面
【第 11 版:港产融合】
现代物流报社 http://www.xd56b.com/ 版权所有123
技术支持:喜阅网(www.xplus.com)